logo

潇湘奇观图_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高清图片赏析

潇湘奇观图,纵:19.8厘米,横:289.5厘米,北京故宫博物院


潇湘奇观图_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高清图片赏析


《潇湘奇观图》卷是米友仁传世的水墨画名作,全图完全用水和墨画出,不施任何其他色彩。画中峰峦起伏,云雾出没于山间,层林被笼罩在烟霭之中,显得朦胧飘渺。画面左下的山腰树丛后露出房舍一间。整个画幅没有明显的线条和笔触,墨与水相融,浑然一体,完全改变了唐、宋以来青绿山水画的面貌。作者采用这样的画法,完全是适应描绘对象的需要。我国江南一带,林木繁茂,山峦并不陡峭,而是比较平缓;每年中阴雨的天气相对北方来说更多些。身处江南的山区,每当烟霭升起时,远处的山头就渐渐隐去,树石的轮廓便模糊不辨,色彩斑斓多彩的自然界,也就慢慢变成为黑、灰、白的单纯的色泽。

 

作者在自识中写道:“先公居镇江四十年....作庵于城之东,高冈上以海岳命名,卷乃庵上所见山....余生平熟潇湘奇观,每于登临佳胜处,则复写其真趣”由此可知此“潇湘奇观”并非湘江山水的再现,而是借镇江山水抒发对潇湘景色的怀念。

 

《潇湘奇观图》用淋漓水墨画江上云山、云雾变幻的奇境,山峰、江水、树木并未作具体细致的描写,追求的是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。图开卷便是浓云翻卷,远山坡脚隐约可见,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,山形逐渐显露,重叠起伏地展开,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。中段主峰耸起,宛如镇江一带尖峰起伏之状。林木疏密,表现远近与层次,此段山水清晰,显露了真实。但末段一转,山色又隐入淡远之间,处处体现造化生机。该图中作者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,给人一种树为“无根树”的自然美形象,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。这更让观者明白,原来“奇观”之“奇”,在于奇景、奇情、奇境,而更在于心源和手法之奇!


声明: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本文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