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

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


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的作品。这一幅画在主峰旁边的远山上,题有「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」。甲辰是宋宣和六年(1124),李唐已经步入高龄。尽管如此画中表现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。画上的插云尖峰。冈峦、峭壁,好像斧头刚刚凿过,对一片石质的山,表现山特别坚硬的感觉。山腰处朵朵白云,好像是冉冉欲动,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,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,也使整个气氛上有柔和调剂的一面,不会因为太密、太实而让欣赏者有过份的压迫感。山颠的丛树,近树的松林,有隐有现的石径,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。左方中景各有瀑有一线垂下,几折而,转成一滩溪涧,涧水穿石过,如闻声响,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。


 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 

   

《万壑松风图》中的"松"与"风"。《万壑松风图》并没有发现在画上题万壑松风图五字款,但命名非常精妙,妙在一个字。《万壑松风图》最难在画松,既然是松风",那就是松树在风中或风中的松树,如何把松树画出风声、风姿、风雅,画出玉树临风,画出飘绕着浓浓松香味的清风,画出李唐以松喻己以松明己之高傲、高洁、高雅之亮节高风。

 [!--empirenews.page--]李唐山水画《万壑松风图》艺术手法[/!--empirenews.page--]

 艺术手法

 《万壑松风图》中的松树,树梢多羽状品字形造型,极具写实手法。是李唐长年观察松,对松树精准写实的画法。山脚下的松树在风中并没有向一边舞动,而是前后左右各有舞姿。

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 

《万壑松风图》并非焦墨山水。我们现在看到的《万壑松风图》确实是黑乎乎的如同焦墨山水,树和石头也看不清楚。《万壑松风图》是墨色层次非常丰富的小青绿山水画。八百多年的时光和磨难使它腿去了淡墨、淡彩,只剩下了较重的墨,看起来有点像焦墨山水,但它绝不是。透过放大镜你能看到绢的经纬线中残存的淡墨和色彩。

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 

《万壑松风图》并非全是斧劈皴 。《万壑松风图》中皴法非常丰富,不可机械的逢皴必劈。《万壑松风图》极写实,绝壁、山头、河滩,皴法多变,应物写形。

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 

画家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稍有不同,虽取全景,但不突出主峰,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,近、中、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。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,天趣盎然。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,再以焦墨、破笔点苔,有沉郁清壮之韵。画中屋宇,以界画而成,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的绘画技巧。由于李唐身历两宋画院,个人的成就,影响力所及,几可视为画史上南北宋之间的承先吞后人物。像本幅画中磅礴的气势,可谓承接范宽的「溪山行旅图」,往后的南宋画院名画家,如马远、夏圭,其山石的描写,直可视为系出于李唐了。李唐表现石面质感的用笔,称作「斧劈皴」,是其笔法的一大特色。比起范宽、郭熙两位前代的大师,由於主山的比例缩小,且去除了雾气的使用,山水看来格外清晰,亦令观者产生如临其境、如在目前的感受,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气象。

 

宋李唐国画山水《万壑松风图》名画鉴赏 

《万壑松风图》则将款落在石柱内,远观或误以为皴笔。不管作者的动机如何,有一点是明确的,就是作者不希望其名款让观者一目了然。这在中国绘画史上,是汉字进入画面的开始,而从广义上讲,则是中国书法进入绘画领域的前奏,从此演绎出一幕幕书与画相得益彰、融为一体的历史。

宋代的落款,不过是姓名或加上画题、年号、时节等。元代画坛渐以文人为主角,于是开始题诗,或记文于画上,让观者明白画家作画的意图,生发联想。但题款在画中尚居次席。而到了明、清,似乎更讲究书写的技巧,或觉画不足而以字补之,或画之前预留空白以题长款,有时书法的表现似乎更强于画。总之,书与画开始平分秋色,融为一体,画家兼善书法和诗文,变成理所当然的事了。

 

 

 


声明: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本文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
最新资讯